出乎所有人意料,当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阿萨德政府已经无力回天之际,这位在俄罗斯避难的叙利亚前领导人,却意外地在局势的低谷中看到了转机。
外界原本以为普京下错了棋,没想到他却在关键时刻拿到了中东局势中最重要的一张牌。这场逆风翻盘的好戏,究竟是如何上演的?
新政府刚上台,还没来得及享受好日子,就遇到了麻烦。
去年12月,反对派武装“沙姆解放组织”(HTS)迅速占领大马士革,推翻了阿萨德政权。叙利亚人民纷纷走上街头庆祝,似乎和平就在眼前。
才过了小半年,面包贵得吓人,医院没药可用,加油都有限额,连最基本的生活服务都成了遥不可及的事。
朱拉尼上台时许下的种种诺言如今成了空谈,老百姓不禁回想起阿萨德执政时期,那时候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起码能填饱肚子。
最要命的是,HTS武装分子骨子里就带着极端思想,改不了。他们打着"清理前政权残余"的旗号,在阿拉维派居住区疯狂抓人、杀人,就连已经投降的前政府军士兵也被拉到街上枪毙。这种残忍的做法彻底惹怒了原本还在观望的阿拉维派民众,反抗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阿拉维派的崛起: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
三月初,拉塔基亚省上演了这场冲突的首个重头戏。阿拉维派武装“海岸盾牌旅”突袭HTS检查站,用抢来的火箭筒将政府军车队彻底摧毁;同时,前政府军“老虎师”的残余部队在贝特阿纳村设下埋伏,HTS的增援部队还没下车就被打得千疮百孔。
网上热传的视频中,一群蒙面武装人员喊着"支持阿萨德"的口号,他们手中的俄罗斯反坦克导弹、夜视设备和迷彩作战服,都在默默透露着是谁在背后撑腰。
更具戏剧性的是,这些反政府武装中有不少是去年俄方培训出来对付乌克兰的精锐部队,现在却掉转枪头,成了阿萨德扭转局势的关键力量。
普京的“两面手法”:明面谈合作,背地里使绊子。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俄乌冲突之际,普京不动声色地在中东地区施展了一招"暗度陈仓"。
从表面看,他正忙着跟叙利亚新政府讨价还价:一方面答应给朱拉尼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这两个关键军事要地不放。
实际上,俄罗斯军队在暗地里持续通过运输机向拉塔基亚地区投放武器装备,甚至出动了苏-34战斗机在冲突区域上空对HTS的阵地进行轰炸。
俄罗斯采取"幕后支持+代理人作战"的策略,既避免了直接介入,又能通过阿拉维派力量削弱新政府。
阿萨德从被抛弃的角色转变为关键筹码,展现了他在局势中的“剩余价值”。
两个月前,俄罗斯议员还公开嘲笑阿萨德,说他想拿俄罗斯护照就得去顿巴斯干苦力,简直把他当成了政治废物。
就在反抗军接连获胜时,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叙利亚新政府提出一个方案:俄罗斯只要把阿萨德交出来,并免除230亿美元的欠款,就能继续保留他们的军事基地。
普京的盘算更精明:与其低价甩卖“老朋友”,不如把他变成自己的遥控器。
俄罗斯方面先是不同意把人交出去,然后暗中允许阿萨德的老部下拿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这样一来,那位逃亡的总统就成了他们用来牵制新政府的"活棋子"。
俄罗斯这种“既要人又要地盘”的强硬做法,硬是把叙利亚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
土耳其在这场混乱中处境最为难堪。埃尔多安本想通过支持HTS建立一个亲近土耳其的政权,结果那些极端分子掌权后立马变脸,不但不买账,还跟库尔德武装勾搭上了。
阿拉维派发起反击,土耳其军队在伊德利卜陷入困境,进退不得,简直成了被人坑的倒霉蛋。
美国的心情相当复杂——他们一方面巴不得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麻烦越陷越深,另一方面又担心恐怖势力死灰复燃。结果只能暗地里给库尔德武装提供武器,希望他们能在局势中“添点乱子”。
目前来看,普京的应对方法非常巧妙:他不用像2015年那样大规模出兵,只需通过支持代理人作战,就能确保重要的战略据点不失守。
能否成功还得看接下来的战况发展。要是朱拉尼能争取到足够的国际支持,实施强力打击,最终胜负还很难预料。毕竟阿拉维派的力量有限,如果得不到俄罗斯的全力援助,能坚持多久还说不准。但就目前来看,那些由恐怖组织演变而来的沙姆武装,似乎有点招架不住阿拉维派的进攻。
这事其实不难理解,朱拉尼手段太绝,把人家逼到了绝境。阿拉维派完全是被迫应战,他们根本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上。
叙利亚老百姓的忍耐快到极限了:不管谁当权,能让大家吃上饭才是真本事。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游戏,可能才刚开始。
#图文打卡计划#